近三年畢業生流向追蹤之特色作法及相關具體成效

本年度本校「畢業生就業暨對母校滿意度調查」,受訪對象為本校101級(畢業5年)、103級(畢業3年)、105級(畢業1年)之畢業校友,透過籌組「電訪小組」並開發問卷資訊系統,以提升調查回收率,問卷系統提供各系瀏覽調查數據與分析報表功能,並作為日後能力指標修訂與課程回饋改善的參考依據。

另已依學校資料庫分類整理全校畢業生流向,完成101級、103級、105級畢業生學士班調查人數8,477人,碩博士班調查人數1,740人。具體成效如下:

  1. 回收率:畢業生流向調查有效問卷回收率分別為,畢業一年校友達80.12%,相較於105年回收率60.28%,成長20%;畢業三年校友達72.42%,相較於105年回收率57.71%,成長15%;本年度首度辦理畢業五年校友,問卷回收率達63.06%。
  2. 開發校友APP工具:利用APP推播特性,主動將問卷推送至受訪人,讓其方便在合適時間與地點,透過各種裝置進行問卷回覆。
  3. 籌組Call Center電訪中心:由各學系推薦工讀生,組成電訪團隊,強化各學系與畢業校友之聯繫,讓受訪校友感受母系的服務與關心。
  4. 廣泛運用社群媒體:以學系為基礎,在社群媒體上與校友的互動連結,藉由學系情感與互動,提高校友的回填率。

 

學校利用畢業生就業滿意度資料之分析應用情形及機制

 

  1. 已完成104-106學年度企業雇主滿意度調查

    根據104學年度調查結果,企業雇主最優先考量應徵者的能力前三高依序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約35.65%、「外語能力」約10.57%及「學習意願及可塑性」與「責任感與敬業精神」並排第三,約為5.14%;105學年度企業雇主最優先考量應徵者的能力前三高依序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約22.55%、「外語能力」約11.06%、「積極主動性」9.52%;106學年度企業雇主最優先考量應徵者的能力前三高依序是「專業知識與技能」約22.06%、「溝通表達能力」約8%、「抗壓性」7.76%。三年的調查顯示,雇主最看重的仍舊是「專業知識與技能」。

     
    圖11. 104-106學年度企業雇主滿意度調查
  2. 104到106學年度企業雇主受訪者對所雇用的本校畢業生其工作上表現之整體滿意程度(5分量表),104學年度總體評價為4.05分,顯示為「滿意」,其中「學習意願及可塑性」滿意度最高,平均4.28分,「創新能力」最低,平均3.8分。105學年度對本校畢業生滿意度總體評價為3.79分,介在「普通」至「滿意」間,其中「團隊合作能力」滿意度最高,平均3.97分,「創新能力」滿意度最低,平均3.49分。106學年度對本校畢業生滿意度總體評價為4.01分,顯示為「滿意」,其中「團隊合作能力」滿意度最高,平均4.24分,「國際觀」與「外語能力」滿意度最低,皆為 3.72分,「創新創意能力」滿意度次低,平均3.76分, 104及105學年度「創新能力」滿意度最低,106學年度「創新創意能力」滿意度排序略有提升。

     
    圖12. 104-106學年度企業雇主對東吳大學畢業生其工作上表現之整體滿意程度
  3. 畢業生流向調查分析回饋至課程改進(舉例說明)
    1. 英文學系:已依據畢業生流向追蹤資料相關意見於課程中增加實務操作,如練習會議場面的控制及口、筆譯的訓練等,故於課程中增加專業翻譯教學的課程、模擬國際會議及口譯訓練,並由學系老師率領學生參與大型會議活動的實務訓練,如東吳超級馬拉松的開幕、閉幕、記者會英文口譯及國際選手接待等。
    2. 資管學系:依據畢業系友建議規劃實務與應用課程,已於大三開設「產業實習」選修課及大四專題部分參與「業界實習」,以協助學生在畢業前與企業接軌。
    3. 社會學系:依據畢業生流向追蹤資料相關意見,於105學年度於學士班增開「波蘭語言與文化(一)」、「波蘭語言與文化(二)」、「捷克語言與文化」及「韓流與當代東亞流行文化」等4門中東歐語言或全英語授課科目。
    4. 會計學系:依據畢業生流向調查質性意見,於104學年度增開「鑑識會計」課程。

  4. 畢業生流向調查分析回饋至教學提升(舉例說明)
    1. 微生物學系:由大一「生物文獻閱讀」、大二「程式設計在生命科學研究之應用」、大三「論文寫作與報告」及大四「書報討論」等一系列相關課程,訓練學生從學術期刊及雜誌攝取新知的能力,並吸收最新的文獻知識與資料,培養學生生物相關專業資料閱讀、蒐集、組織、撰寫及表達的能力。
    2. 哲學系:開設創新之「哲學的應用」與「哲學實習」兩課程,進行實際應用的試驗教學,邀請業界系友及專家至課堂講演,使學生能儘早瞭解就業所需相關知識技能;並針對文化創意行銷產業開發新課程,如新增「符號學與文化行銷」、「哲學與創意」課程,另結合原有之「符號與敘事」、「結構主義與解構理論」、「美學」與「詮釋學」等課程,以創新國內哲學教育課程的理念,培養學生哲學應用實務上的相關能力。
    3. 經濟學系:由老師於課程中帶領學生參與「大學生經濟論壇」、「世界經濟展望」、「經濟財務資料分析競賽」、「期權模擬交易競賽」等活動,透過課堂經濟理論結合活動實務,協助學生了解並提升產業經驗,激勵學習興趣。
  5. 畢業生流向調查分析回饋至學生輔導(舉例說明)
    1. 文舍明日聚場:根據流向調查顯示創新能力為企業雇主對本校畢業學生滿意度最低的指標,為提升校園創新創業能力,本校於105學年度於雙溪校區由社會系劉維公老師主持成立「文舍明日聚場」,內含「文化基因實驗室」與「實境化世界推動工作室」兩單位,以「提案力」與「實作力」為教育理念,強調「用手思考」的研習方式,營造明日創新創意的東吳校園新文化。
    2. 東吳實踐家創創基地:本校於106學年度於城中校區游藝廣場,以結合校友企業成立「東吳實踐家創創基地」,以「思考力」與「整合力」為理念,培養學生創新創意思考,建構創業思維的整合能力,強調「問題解決」能力養成,藉由工作營、創業學群、新創團隊之進駐,營造具有創新創意的校園文化。

 

備註:東吳大學104學年度畢業生流向調查包含本國學生、僑生、港澳生與外國學生。